本文來自:能源雜誌 作者: 濟民
近期全球鋰、鎳、鈷等金屬價格普遍出現大幅上漲,供應持續偏緊。以鋰為例,2021年年末亞洲的電池級鋰金屬價格達到35美元/公斤,2022年和2023年價格預計攀升至50美元/公斤以上,這一價格較2020年之前長期的穩定價格水平將上漲4-5倍。2021年年末至2022年上半年同一期間的鈷價上漲約1.8倍,鎳價上漲1.5倍。這些金屬與動力電池製造密切相關。隨着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以及電池需求增長,今後鋰、鎳、鈷等金屬供需缺口將進一步加大。
需求方面,鋰、鈷、鎳等金屬是動力電池生產的基本原材料,2021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導致突發性電池及金屬需求水漲船高。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各國在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方面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期間雖然出現了全球大範圍的氣荒、油荒,各國對化石能源的重視程度提升,但發展非化石能源的力度並未因此降低速度,交通領域的電氣化替代依然是主要經濟體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其中推廣電動汽車更是重中之重。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的銷量超過700萬輛,較2020年的銷量實現翻番。供應方面,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長時間及大面積持續,對中國和南美等主要金屬開發及加工生產地區的投資及出口貿易運輸渠道形成抑制,使得全球貿易形勢低迷。
最大的挑戰來自國內電動汽車行業成本壓力陡增
我國正處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提速期,金屬價格的上漲對於車企而言是一道難以逾越的成本障礙。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中,動力電池成本就佔30%到40%。金屬原材料價格上漲對於新能源車企極為不利。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月,作為電動汽車關鍵原材料的碳酸鋰價格僅為5萬元/噸,但是到了2022年3月,其價格已經突破50萬元/噸,此後一直維持高位運行。由於碳酸鋰價格飆升,電池製造商紛紛提高電池價格,成本傳遞促使電動汽車製造商提價。2022年以來,特斯拉、比亞迪等汽車企業都陸續宣佈旗下新能源汽車價格上調,調整幅度從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目前國內銷量靠前的新能源汽車,絕大多數已經宣佈漲價,未提價的企業也正在醖釀漲價,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全面迎來漲價潮。電動汽車價格上揚將抑制需求,繼而影響我國推廣電動汽車的既定發展目標。
機遇主要表現為我國鞏固動力電池金屬行業比較優勢的時機來臨
動力電池金屬價格上揚導致整個新能源汽車成本上漲,將加速電動汽車行業資源整合和優勝劣汰,通過市場機制增強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汽車領域專家預計未來國內80%的自主品牌會涉及關、停、並、轉,藉助整合形成若干具有規模與技術實力的企業。其次是有助於中國金屬開採及加工行業發展壯大,鞏固競爭優勢。中國在金屬領域的開採及加工具有較大絕對領先的全球市場份額。據統計,中國鋰礦的開採佔到全球的13%,加工處理能力佔到58%;鈷、鎳、銅礦開採佔全球比重分別為1.5%、5%和8%,加工處理能力佔全球比重為65%、35%和40%,為全球重要動力電池金屬供應國,具有金屬加工開採的比較優勢。隨着電動汽車產業的不斷髮展,全球對金屬的需求將不斷攀升,中國具備動力電池產業先發優勢,需求增長有助於中國金屬礦產行業調整經營戰略,整合資源,鞏固競爭優勢。
根據睿諮得公司預測,電動汽車快速發展情形下,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佔汽車保有總量的比例達到72%,到2040年實現電動汽車全覆蓋。據此判斷到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9太瓦時的規模,是當前規模的15倍。2021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700萬輛,其中68%是純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的消費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中國等新型經濟體國家,消費規模前十位的國家的電動汽車擁有量佔全球擁有量的83%。其中中國是電動汽車消費規模最大國家,擁有量近乎過半。根據全球中長期電動汽車發展目標及路線圖判斷,動力電池金屬需求今後將呈大規模增長態勢。
歐洲動力電池金屬需求未來激增。基於歐洲在禁售燃油車方面的激進行動,相關機構預計2050年歐洲鋰的需求將是當前的36倍,銅的需求將是當前的1.4倍,鎳的需求是當前的兩倍。雖然在有足夠投資保障的情況下,歐洲發展清潔能源的金屬需求最終可以通過回收渠道得到一定程度上來滿足,但多家預測機構一致認為未來15年歐洲將出現金屬供應短缺。目前歐盟將鋰金屬列為14種關鍵原材料之一。葡萄牙能源公司Galp與瑞士電池生產商Northvolt宣佈將共同打造歐洲最大的鋰礦提純生產工廠,共同開發位於伊比利亞半島北部的鋰礦資源,為歐洲電動汽車大規模發展提供動力電池原材料。
美國加大國內鋰礦勘查開採力度。拜登當選總統後重視發展電動汽車,計劃新建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站。同時隨着特斯拉等系列電動汽車品牌的崛起,美國需要更多的鋰金屬來生產動力電池。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美國擁有約800萬噸鋰儲量,位列全球鋰資源最豐富的五個國家之列。目前美國僅開採和加工全球產出的1%,其餘大部分來自中國、智利和澳大利亞。美國擬在製造電池的全球競賽中取得領先,為綠色過渡提供動力,政府正在鼓勵國內公司在美國大陸的更多采礦項目上取得突破。2022年3月,拜登政府援引朝鮮戰爭時期的《國防生產法》,要求聯邦政府投資更多資金資金幫助國內開採鋰、鈷、鎳等金屬礦產。美國目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有擺脱電動汽車發展對中國的依賴的戰略考量。
未來的發展態勢是,除了加大本土資源開發之外,歐美將加快在全球找礦開礦的步伐,礦產資源富集區是爭取發展的重點,如同石油時代各國重視中東一樣。我國目前是全球動力電池和電池金屬礦產開發大國,在海外也佈局大量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隨着電動汽車規模增長,歐美圍繞鋰礦開發行動領域將持續擴大,勢必對現有的市場格局以及我國的既定產業優勢帶來衝擊,世界動力電池佈局可能由此進入動態調整期。
如前所述,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雖然具有開發加工規模優勢,但短板也很突出,主要表現在我國掌握的資源量有限,資源佔比與開發產業規模佔比不匹配。為此應立足國內,放眼全球,積極佈局鋰、鈷、鎳等礦產投資,搶佔制高點,爭取在未來競爭中居於戰略主動。
一是完善更新國內金屬礦產發展規劃,推動國內金屬礦產有序開發,增強本土鋰、鈷、鎳等金屬的供應能力。能源轉型背景下,在電氣化交通日益發展的形勢下,未來金屬的地位可能如同當前的石油地位一樣重要。2020年中國鋰消費量達19萬噸,據估計到2025年將達到31萬噸,到2030年50萬噸。鑑於我國礦產勘查投資已連續多年下滑,應加大投入力度,落實好國家“十四五”規劃關於“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要求,按照《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綱要(2021—2035年)》要求做好總體部署。考慮到鋰、鈷、鎳等礦產的特殊性及開發需要週期,應未雨綢繆,在已有發展規劃基礎上,結合國際動力電池金屬市場供應趨緊新形勢、新情況,對鋰鈷鎳等金屬礦產開發做出常態化微調,切實增強國內金屬供應能力。近日國家自然資源部公示信息顯示,國內兩大鋰礦資源開發利用項目已經通過審查,分別位於青海省及四川省。兩大鋰礦資源的開發方案獲批可以視為加快開發國內鋰資源的積極信號。
二是推動金屬產業國際化經營,鞏固投資及產業先發優勢,繼續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全球電動汽車發展對中國的電池供應有着高強度依賴,今後應儘可能鞏固我國供應方面優勢,搶佔電氣化時代的制高點。我國目前的礦產開採規模佔全球比例較低,與開發利用加工規模佔比還不是完全匹配,應作為發展重點。比如中國在鈷加工方面領先於所有國家,但鈷金屬本身主要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目前中國在剛果和印尼等海外國家已有一定的礦產勘查及開發產業基礎,中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17個工業鈷生產項目中擁有15個。
一方面應重視國內稀有金屬礦產規劃勘查與開發,另一方面應依託中國礦產企業主體,積極佈局海外礦產勘查及開發產業。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發佈的《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吿(2021)》顯示,全球鋰礦(碳酸鋰)儲量主要分佈在智利、澳大利亞、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國;鈷礦儲量主要分佈在剛果(金)、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國最為富集;鎳礦儲量主要分佈在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俄羅斯等國。“十四五”是我國深度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重要時期,可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鼓勵和推動國內企業積極開闢上述海外國家金屬礦產市場,為鞏固動力電池金屬礦產勘查及精煉產業優勢奠定更為穩固的資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