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認股證牛熊證》 阿里再創新低 美團低開高走 留意阿里貼價購14555;美團高槓桿購27453、高槓桿沽27799
正股表現: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當中提及至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阿里(9988)昨日跌約1.3%,今早繼續下跌,最低見120.1元,繼本週二再創上市新低。現報121.7元,跌約3.2%,為連續第3日下跌。
美團(3690)昨日重上240元水平收市,升約2.8%。今早則低開約1.8%後反彈。現報248.2元,升約1.5%。有券商指美團相信在近期宏觀經濟疲軟情況有所改善後,公司業務可重回增長軌道。該行維持對美團「買入」評級,目標價312元。
資金流向:觀察個股輪證資金流向,可見阿里認購證於本週二及本週三共錄得約1,310萬元資金流入,為同期最多資金流入的認股證相關資產。牛熊證方面,牛證於昨日繼續獲資金流入,有約990萬元,並集中在114至116元,及118至120元收回區域的產品。熊證於昨日獲資金轉向流入,並集中在132元以下收回價的貼熊。
美團方面,雖見認購證於昨日獲資金轉向沽出,但過去5個交易日計則共錄得約4,400萬元資金流入。認沽證於昨日獲資金轉向流入,有約70萬元。牛熊證方面,昨日部署牛證的資金主要沽出,並有部分轉倉至225元以上收回價的產品。熊證於昨日獲資金轉向流入,有約300萬元,並較集中在270至280元收回區域的產品。
產品選擇:就阿里跌至新低,投資者如看好,宜重新審視產品條款。認購證方面的貼價選擇可留意屬行使價145元以下產品中,槓桿最高的阿里購14555。中期選擇可留意低街貨阿里購15636。牛證方面可留意屬遠牛的阿里牛54049,與現價有約17元收回距離。
阿里購14555,行使價141.98元,2022年04月22日到期,實際槓桿5.5倍,貼價、行使價145元以下產品中,槓桿最高
阿里購15636,行使價152.1元,2022年05月23日到期,實際槓桿5.3倍,中期、低街貨
阿里牛54049,收回價105元,行使價103元,換股比率500,槓桿比率6.3倍,相近收回價遠牛中槓桿最高
投資者如看淡阿里,認沽證方面可留意年期約4個月,屬貼價的低街貨阿里沽28821。熊證方面可留意阿里熊54057,與現價有約28元收回距離。
阿里沽28821,行使價124.9元,2022年03月23日到期,實際槓桿3.8倍,貼價、低街貨
阿里熊54057,收回價150元,行使價152元,換股比率500,槓桿比率3.8倍,近 28元收回距離熊證
投資者如看好美團,認購證方面的高槓桿選擇可留意年期約3個月的美團購27453。貼價選擇可留意年期約2個月的美團購22788。短期選擇可留意高槓桿美團購24956。牛證方面可留意屬貼牛的美團牛56328,與現價有約18元收回距離。
美團購27453,行使價285.2元,2022年02月28日到期,實際槓桿6.4倍,高槓桿
美團購22788,行使價252元,2022年02月04日到期,實際槓桿6.0倍,貼價
美團購24956,行使價260.98元,2022年01月25日到期,實際槓桿6.7倍,短期、高槓桿
美團牛56328,收回價230元,行使價227元,換股比率500,槓桿比率10.9倍,相近收回價貼牛中街貨較低
投資者如看淡美團,認沽證方面可留意年期約2個月,屬高槓桿的低街貨美團沽27799。熊證方面可留意新上市美團熊55690,與現價有約32元收回距離。
美團沽27799,行使價209.8元,2022年01月21日到期,實際槓桿7.4倍,高槓桿、低街貨
美團熊55690,收回價280元,行使價283元,換股比率500,槓桿比率6.9倍,新上市
註: 以上數據資料來自高盛認股證牛熊證網站https://www.gswarrants.com.hk/~
重要聲明:
以上資訊由第三方提供,AASTOCKS.com Limited對於任何包含於、經由、連結、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之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對於您透過本網站上之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之任何產品、資訊資料,本公司亦不負品質保證之責任。
關注uSMART
![](/hk/assets/image/code.84ab0b.png)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