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高開高走,主要指數全天呈強勢上漲行情。恆指尾盤漲幅進一步擴大,收漲2.41%報30159點,恆生科技指數大漲4.51%,首次站上1萬點大關。
盤面上,因快手上市,引爆騰訊股價大漲近11%破頂,市值更是超過7萬億港元,大型科技股美團、網易、京東均創新高價;手遊股、半導體股、光伏股、汽車股、生物醫藥股等多數板塊齊上揚,恆大汽車更是暴漲超50%創新高,煙草概念股高開低走,在線教育股全天低迷,軍工股、航運股跌幅靠前。今日南下大幅資金淨流入200.18億港元,大市成交額為2869億港元。
具體來看,港股股王騰訊再度爆發,大漲11.14%,一日市值新增7243億港元,最新總市值已經突破7.3萬億港元大關。今年以來,騰訊已經累計大漲36%。另外,美團大漲超5%,京東集團大漲超6%,網易大漲超8%,小米集團大漲超2%,香港交易所大漲超8%,金蝶國際大漲超5%。
目前,無論螞蟻5家戰投還是QDII都成在重倉騰訊。舉例來看,易方達創新未來,騰訊為第一重倉股基金淨值佔比高達9.97%,美團佔比4.99%。中歐創新未來同樣重倉股為騰訊,佔淨值8.56%,騰訊佔比近4%。
其中,易方達三年優質混合中,張坤投資港股比重近4成,其中,港交所持倉9.72%,騰訊、美團持倉超9%,錦欣生殖持倉佔比6%,青島啤酒持倉佔比超3%。
富士康概念股再度爆發。其中,鴻騰精密大漲21.7%,雲智匯科技大漲17.65%,富智康集團大漲超8%。
小摩與大和兩大外資投行看多鴻海電動車佈局,直指鴻海已打入Apple Car供應鏈,成為Apple Car底盤、組件和次系統的關鍵供應商,認為這三大業務將啟動其成長引擎,樂觀預期明年起將逐步看到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的成果,並且會一路加速發展到2023年。
半導體板塊表現強勢。其中,晶門半導體大漲19%,中芯國際大漲10%,上海復旦大漲超6%,中電華大科技大漲5.6%,華虹半導體、先思行上漲超1%。
消息面上,芯片行業人士日前稱,缺貨潮引發恐慌性下單,不少終端企業正以往常幾倍的採購量囤貨,這也刺激芯片製造企業從上游搶購製造芯片的晶圓。有消息稱,晶圓代工大廠聯電、世界先進或將在農曆春節後第二次漲價,漲價幅度10%~15%,且聯電還通知12寸客户,交貨週期延長約一個月。
恆大汽車一度暴漲66%,收漲逾51%,一日市值暴增1362億港元,最新總市值為3998億港元。
1月24日,其公吿稱,向6名投資人定向增發9.52億股新股,共引資260億港元,投資人自願鎖定12個月,是新能源汽車產業史上規模最大的股權融資之一。
今日,南下資金總計淨流入192.55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淨流入73.33億港元,港股通(深)淨流入119.23億港元。2021年以來,南下資金已經淨流入逾25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