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動作頻頻,前有“機器人概念股”,後又傳來消息稱,新版本的光伏屋頂正在開發中。
據Electrek 消息,知情人士稱,特斯拉正開發新版本的太陽能屋頂(Solar Roof v3.5),目前正在員工家中測試。
報道稱,目前還不清楚新版本的內容,但特斯拉最近一直把重點放在太陽能屋頂的耐用性和易安裝方面。如果測試順利,特斯拉預計將在今年年底重新開始安裝時推出新版太陽能屋頂。
此前,特斯拉通過收購SolarCity進軍光伏領域,發力能源業務線,針對户用市場推出高端屋頂BIPV瓦片產品Solar Roof V3,成本較前兩代產品下降約40%,系統投資較傳統“屋頂+光伏”項目下降約50%,且更美觀。
據悉,特斯拉目標短期內將Solar Roof安裝能力提升到每週1000個屋頂,預計對應年化收入約18億美元,且未來擬將屋頂光伏作為主業之一,通過Solar Roof、儲能系統和電動汽車打造清潔能源“發-儲-用”閉環。
碳中和背景下,光伏、風電等新能源迎來政策的大力支持。去年6月,為加快推進屋頂分佈式光伏發展,國家能源局下發了《關於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隨後9月,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試點落地,全國共有676個整縣(市、區)成為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
今年7月,住建部、發改委印發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峯實施方案提出,優化城市建設用能結構。推進建築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築、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推動既有公共建築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加快智能光伏應用推廣。在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及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築中,積極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
隨後,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上海市碳達峯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加快優化建築用能結構,推進適宜的新建建築安裝光伏,2022年起新建政府機關、學校、工業廠房等建築屋頂安裝光伏的面積比例不低於50%,其他類型公共建築屋頂安裝光伏的面積比例不低於30%。推動既有建築安裝光伏,到2025年,公共機構、工業廠房建築屋頂光伏覆蓋率達到50%以上;到2030年,實現應裝盡裝。
此外,江蘇、北京等地也相繼發文鼓勵發展光伏建築。長城證券研報指出,7月份政策密集出台,BIPV有望乘風而起。
隨着光伏建築行業的政策的不斷出台,興業證券預計,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已成為建築行業未來的成長風口,政策持續加碼推進光伏建築,BIPV的市場規模有望快速增長,2025年市場容量有望達到1000億元以上。
全球來看,據n-tech Research測算,2019年全球BIPV市場空間約32億美元,在以美國、中國和日本為增長主力的帶動下,預計2024年全球BIPV市場空間有望翻倍增長至68億美元,未來8年年均複合增速達17%以上。
光伏建築一體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 BIPV)是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的一種應用形式,實現了光伏發電產品和建築的有機結合,兼具發電功能和建材屬性,針對傳統屋頂加裝的光伏系統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提供瞭解決方案。
從國內市場來看,工業廠房、商業建築、公共建築屋頂和外立牆面可安裝面積大,在晶硅組件成本不斷下降、效率持續提升的情況下,已初具經濟性,成為BIPV最具潛力和可行性的應用場景。
從整個產業鏈來看,BIPV分為上游:光伏零部件(通威股份、中國節能、晶科科技、陽光電源等),建築材料(寶鷹集團、江河幕牆等);中游:BIPV產品(東方日升、中來股份、天合光能等)、BIPV工程(杭蕭鋼構、瑞和股份等);下游:工業建築、公共建築等。
展望行業長期發展,招商證券認為,BIPV正迅速取代傳統BAPV成為建築光伏的新形態。短期來看,BIPV暫時將以構件型晶硅BIPV的形式逐步進入存量建築改造市場,大型工商業建築屋頂是BIPV市場目前重點關注的領域;長期來看,隨着薄膜光伏電池的發展,BIPV產品勢必將為了與建築更好的結合而進一步建材化,薄膜型BIPV將逐漸取代晶硅型BIPV,並逐步進入建築立面市場。推薦森特股份、精工鋼構、江河集團、中國建築興業等擁有豐富施工經驗及客户資源的公司。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國內BIPV市場方興未艾,工商業屋頂項目有望成為市場突破口;海外BIPV市場在特斯拉明星產品Solar Roof V3的大力推廣下有望加速崛起。1)重點推薦:國內光伏一體化龍頭、且先行佈局工商業屋頂BIPV項目的隆基綠能,關注東方日升;2)海外户用BIPV配套的微型逆變器需求有望放量,推薦加大海外逆變器市場佈局的龍頭廠商陽光電源,關注海外組串式逆變器新星錦浪科技;3)建議關注進入特斯拉光伏供應鏈、望受益Solar Roof需求放量迎來快速增長的玻璃廠商亞瑪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