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港股盤後,市場傳出騰訊第一大股東,南非互聯網公司Prosus將減持的消息。今日盤前,騰訊發佈公吿證實,Prosus將減持約2%,以每股575-595港元的價格出售共1.92億股騰訊股份,總代價超過1141億港元。
Prosus曾在2018年3月22日,即騰訊2017年年度業績發佈次日,宣佈了持股17年來的首次減持。Prosus減持了不超過1.9億騰訊的股份,相當於騰訊全部已發行股本的2%,減持後Prosus對騰訊的持股比例從33.2%降至了31.2%。按照當天的收盤價計算,減持股票市值約835億港元。
減持消息公佈當天,騰訊股價大跌逾5%,是2016年開啟牛市行情後騰訊第三次單日跌幅超過5%。
三年後的今年3月22日,據港股中央結算系統數據,Prosus將近1.92億股騰訊股票轉移到了摩根士丹利賬户。而由於今年3月22日,剛好是Prosus在2018年作出的未來三年不再減持承諾的到期之日,因此市場對Prosus將再次減持其實已有預期。
同時,有市場分析認為,Prosus將股票轉移到摩根士丹利賬户的目的,是為了進行類似A股的大宗交易,而非在二級市場拋售,因此對市場的衝擊有限。
今日,騰訊低開2.46%,但隨即回升,截至午間休市跌幅僅為0.87%,報624港元,總市值近6萬億,可見市場對Prosus的減持反應平淡。
乍看之下,Prosus是歐洲股市少有的、市值超過千億美元的互聯網巨頭。物以稀為貴,2019年上市首日,Prosus就一舉成為了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殼牌以及聯合利華。
但細看之下不難發現,這家互聯網巨頭的本質,不是互聯網業務,而是互聯網投資。
Prosus由南非老牌媒體、互聯網公司南非報業集團(Naspers)分拆而來。Naspers除了在南非擁有包括銷量最高的報紙《Daily Sun》在內的60多家消費者報刊外,還廣泛的從事國際互聯網、數字廣播電台資產的投資。
除騰訊外,Naspers還持有俄羅斯兩大互聯網巨頭之一的Mail.ru、美國線上零售商Letgo和德國送餐公司Delivery Hero等多家公司的股份,以及中國唯一一個付費電視頻道、內地傳媒赴港上市第一股的北青傳媒的股權。
2001年,騰訊註冊用户預計將突破1億人次,但流量資產在當時卻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除了在尋找新的投資者過程中四處碰壁,當時參與了騰訊早期融資的IDG和盈科也紛紛表示不願追加投資。
在對於騰訊來説異常艱難的這一年,Naspers子公司MIH中國業務部的美籍副總裁親自找上門來,表達了投資意向。
最終,Naspers以3200萬美元的對價,從李嘉誠之子李澤楷、IDG資本以及騰訊管理團隊手中收購了成立僅3年的騰訊公司46.5%的股份。隨着騰訊的成長,Naspers的持股市值也水漲船高,到2019年,已譜寫出了持股18年狂賺4000倍的神話。持股17年未減持,也促成了一段雪中送炭後17年如一日的支持騰訊的投資佳話。
不過,在騰訊市值飆升的過程中,Naspers公司本身的增長卻略顯乏力。2017年底,騰訊的飛速成長使其第一大股東Naspers在約翰內斯堡股市所佔的權重達到了1/4,但事實上,Naspers公司的總市值還不及其持有騰訊股票總市值的一半。
2017年底,Naspers的CEO公開表示,公司市值與其持有的騰訊股票市值之間的差距的確“過高了”,投資組合的集中度高帶來的高風險迫使許多南非投資者不得不放棄Naspers,因此公司將考慮通過結構性選項來解決這個問題。
2019年,Naspers將包含騰訊股份在內的國際互聯網資產打包注入子公司Prosus,並將Prosus分拆,後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
不過,這一舉措可謂換湯不換藥。一方面,分拆後Naspers的市值較Prosus潛在資產價值出現了49%的折讓;另一方面,Prosus的總市值依舊與其持有資產價值間有巨大的鴻溝。
據Prosus公吿,此次減持是為公司核心業務線和新興部門的持續增長提供資金,增加公司財務靈活性。Prosus表示,疫情加速了該集團所有增長部門的數字化轉型,包括食品配送、支付和金融科技、教育和電子商務等,Prosus看到了繼續擴大這些業務模型規模的機會。
雖然在18年後兩次減持至30%以下,使Prosus將不再是騰訊的控股股東,但持股20年中兩次主動減持的主要動機都是為了消除公司市值與投資資產市值間的折價。
Prosus表示,公司對騰訊的承諾依然堅定。而20年來騰訊給Prosus(Naspers)帶來的高達7800倍的投資回報,也使這筆投資成為了值得載入史冊的成功投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