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IN咖財經,作者:關鶴九
精彩觀點
1,就業才是民生的根本,某種程度上它對於整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2,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還有物流、供應鏈受阻,肯定是當下的主要矛盾。
3,由於疫情,海外戰爭等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應該是接近尾聲了。
4,一個公司的質地好壞,往往在弱勢的時候,在整個宏觀環境不好的時候,它的經營成果是對它競爭力的一種檢驗。
5,現在光伏的上游硅料環節已經有一個大幅的擴產,很多的公司都在加入擴產,隨着這些產能的逐步釋放,硅料價格應該會穩定,未來會緩慢的下行。
6,產業鏈裏面的真正優秀的公司,是能夠化解上游的這種(價格上漲)壓力的。
7,圍繞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我們也做了一些基礎產業的佈局,包括農業、飼料這些相關的公司。
8, 對於金融和相關的金融公司做了一些減持。因為我們看好相關的公司,更關注的還是公司團隊,也就是人的因素。從過去相關公司的發展來看,關鍵人物還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發生了調整,對於未來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是朱雀基金總經理梁躍軍上週末一場交流會中的精彩觀點。
梁躍軍是朱雀投資聯合創始人,現任朱雀基金總經理、公募投資部總經理、投資總監。
他在二十多年前投身證券行業,先後在銀行、券商任職多年,2007年和李華輪聯合創立私募朱雀投資。並於2018年9月拿到公募牌照,2019年正式成立朱雀基金。
4月21日,朱雀基金髮布旗下基金產品一季報。梁躍軍管理的朱雀企業優勝A自2020年6月3日成立以來,回報15.46%。
截至3月31日,朱雀企業優勝A前十大重倉持股如下。
圖片來源:Wind,截止時間2022年3月31日
在本次路演中梁躍軍表示,還是看好新能源,圍繞新能源的一些細分領域做了更進一步的佈局,一個是新型電池技術路線,另一個是下游光伏的應用領域。
此外,朱雀在新能源車的上游、農業、飼料、物流、自主可控方面做了相應的佈局,並且在一季度減持了金融、消費電子、軍工等相關的公司。
演講全文分享給大家。
我們在2月下旬的判斷是外部因素應該是相對次要的。
這一輪中國和美國的整個經濟週期是錯位的,政策週期也不同。
儘管美國在緊縮,但由於經濟有下行壓力,所以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講,我們相對寬鬆,而且最近也有了一次降準,所以政策的週期是不一樣。
我們之所以判斷外部的影響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還是因為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
當時我們認為在兩會之後,一些穩增長的政策會發力,那麼經濟增長應該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市場也會有一個起底回升。
但現在過去了兩個月,市場又發生一些變化,我們面臨的環境也有了一些新的情況。
當然,有兩個主要的情況,一個就是俄烏衝突演變成了戰爭;另一個就是3月份以來,先是深圳,然後吉林,上海,現在全國各個地方的疫情爆發,疫情對於短期的經濟還是有一定的衝擊。
站在當前的時點,因為俄烏衝突的爆發,在2月下旬3月初的時候,歐美的股市都有了一輪比較快速的調整。
但是今天歐洲的主要股指,包括美國市場的主要指數,都已經回到了戰爭爆發前的水平。
從目前來講,主要的矛盾還是要回到國內。
其中離不開疫情的影響。
上海作為中國經濟的中心,在上海全域靜態管理的狀態下,停工停產對於供應鏈、物流造成的衝擊,對整個製造業也有比較大的影響。
但對於經濟增長,我們認為還是要相對積極樂觀一點。
因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中央的會議層面已經有好幾年沒有直接去提了,但在去年的經濟工作會議中特別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來提出來。
從當下的情況來看,發展經濟,特別是穩定就業,應該是現在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也有報道,大學生畢業人數又創了歷史新高,如果沒有保持適度的經濟增長,是不可能去化解一些就業的壓力。
因為就業才是民生的根本,某種程度上它對於整個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覺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業應該是一個大的落腳點,所以對於這點,我們沒有特別的悲觀。
對於一季度的數據,我們也做了一些簡要的觀察。
從製造業的投資來看,累計增速1-3月份應該超過了15%,速度還是相當快的,對於一季度取得這樣的一個經濟增長,它做出了主要的貢獻。
消費方面相對疲弱一些,尤其是3月份還是負的增長。
另外,出口有一個正的貢獻,整體相對穩定,這是一季度的情況。
這裏我特別提一下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投資有接近16%的增長,這個投資主要來自於高端的製造業投資,還有一些硬科技方面的投資,這是製造業投資的主要構成。
整體來講,我們在投資的方向上,還是圍繞着高質量發展的製造業進行。
還有房地產投資從一季度來講,它的貢獻基本上是零。
主要原因還是終端的銷售並沒有起來,儘管現在各地已經出台了很多的刺激政策,銀行的信貸也有一定的配合,但是這個市場現在還沒有看到銷售的終端明顯的起來。
當然,我想疫情也是有一定的影響。
我們知道房地產投資是慢熱的,它的降温需要時間,所以從去年底可以注意到銷售的低迷,現在從政策的逐步出台,到它的升温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們覺得,到今年二季度可能會看到房地產投資的一些表現。
再結合基建等等一系列的安排,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還是可以看到一些變化出來。
展望未來二季度的情況。
疫情造成的停工停產,還有物流、供應鏈受阻,肯定是當下的主要矛盾,實際上從國家層面也有了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前不久國務院就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
核心點就是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全力做好物流保通保暢工作,着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讓製造業儘早的復甦,現在已經在做這樣一些行動了。
站在當下,我們有這樣一個判斷,短期的經濟由於疫情的衝擊,以及各方面負面因素,有一個集中的反應。
從這幾個維度來觀察,我覺得市場風險的釋放應該是比較充分的。
一個是從目前來看,年報和季報基本上披露結束了,我們也看到有一些上市公司的年報或者季報不及預期,這個出來就會有一個大的調整。
隨着年報季報的披露結束,財報的風險也基本釋放完畢。
另外,我們過去講的一些景氣賽道,比如像新能源汽車這些景氣賽道的龍頭公司,從高點的回調幅度基本上在40%左右。
回顧過去的市場調整,除非這個公司所處的行業,或者是公司的盈利模式,公司的發展前景出了大的問題,這些公司調整幅度會有腰斬或者更大的幅度。到了40%的回調,已經接近市場調整的極限水平了。
第三個方面就是大盤的交易量,實際上最近基本上都在七八千億的這樣一個水平,交易有了一個顯著的縮量,從短期的觀察來講,它也是在一個相對枯竭的階段。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點,就是4月末的中央政治局會議。
每年的1月份、4月份、7月份、10月份都會召開中央季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主要就是談論過去一個季度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一些情況,對下面的工作做出安排。
這次的政治局的會議是很重要的。
像是現在市場的傳言,是不是會下調經濟增長目標?會不會還有一些別的東西?這些問題可能都會有一些結論。
從我的角度來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恐怕是我們今年工作的一個主要任務。
另外,大家還比較關心對於疫情,未來的政策會怎麼樣去應對?
我們最終肯定要在經濟增長和疫情防控之間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因為核心的目標還是穩定經濟、解決就業,這恐怕是一個重中之重的問題。
所以對於這個會議還是要保持一定的關注。
對於未來的判斷,短期我認為,由於疫情,海外戰爭等對市場造成的衝擊應該是接近尾聲了。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經過了這樣一個比較大的調整之後,如果市場風險偏好有一定修復,就會看到反彈的發生。
如果市場有這樣一個反彈,什麼樣的領域或者是什麼樣的品種,會有更好的表現?
我們覺得,短期的這種反彈來自於風險偏好的迅速修復,那麼前期跌幅更大的板塊應該是反彈更多的。
特別是在3月以來,受到疫情衝擊的製造業相關板塊,因為它的跌幅短期是很顯著的。
從中長期的判斷來講,還是要回到上市公司本身,盈利能力決定超額收益。
回到我們原來對於市場結構性演繹的判斷,包括我們去年提出來的聚焦雙碳,圍繞雙碳領域的製造業。
從中長期來講,它的需求空間的增長確定性是更強的,在投資上可以去做一些相對長期的把握,這是我們對於短期和一箇中長期判斷。
接下來,我重點給大家講講一些應對。
首先,短期市場的情緒應該是很悲觀的。
這種悲觀的情緒一方面來自於疫情,我相信現在有很多人是居家或者是處在一個封閉的狀態,身處這樣的環境,對於各方面的情緒,都會有一個相對悲觀的狀態。
從市場角度來講就是比較關注短期,最近是年報、季報密集披露的時候,只要公司業績稍微不及預期,它在市場就會有一個很劇烈的反應,這和市場比較好的時候有一個明顯的反差。
當市場上漲的情緒很好的時候,就算有一些負面因素也是會被忽略的,但是在當下這樣的一個市場環境裏,一些負面的因素往往會被放大。
所以,短期來看它會有這樣一些情緒方面的原因。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要儘量避免受到這種極端情緒的感染,客觀的去評論。
所謂能夠做到客觀,就是我們要知道,投資我們主要關注的是哪些方面?
我們有時候説公司的中長期怎麼樣,或者是前景怎麼樣,大家覺得好像沒有太大的感受,因為你也賠錢,這些品種也都跌了,你講這個恐怕沒有一個多大的提振,也是因為老用中長期説事。
但是,我們關注短期,也不是就要去做什麼,比如最近我們關注的短期因素之一是季報在陸續的發佈。
我們知道一個公司的質地好壞,往往在弱市的時候,在整個宏觀環境不好的時候,它的經營成果是對它競爭力的一種檢驗。
只有在這種極端的市場環境下,你才能夠看到哪些公司的競爭力真正的優秀。
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通過這些公佈的財報,去分析一些公司。
像上海,長三角或者珠三角這些有疫情爆發的地方,有些公司的業績受到了影響,但這是短期的,長期我們可以去看這些公司的訂單,是不是有一個穩定的增長。
另外,在這種極端的背景之下,才能夠真正的檢驗一個公司的在產業鏈中的地位,也就是它的語權,它有沒有提價的能力,是他欠別人的錢,還是人家欠他的錢。
以前説這個公司講的戰略很好,發展前景很好,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經營成果。
所以,從投資的角度,我們當下更多是在做這樣的一些事情。
4月21日公佈了季度的一些持倉,我們想圍繞投資的一些佈局來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我們還是看好新能源,也就是雙碳的製造領域,圍繞這些領域做了更進一步的佈局。
雙碳裏面有這樣幾個方面。
一個是新能源,主要是光伏的產業鏈。
我們最近也做了一些分析,俄烏衝突之後,造成了全球能源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直接導致的結果從短期來看,歐洲、美國這些主要經濟體,在新能源的佈局上有了一些加快佈局的政策。
它受到影響以後不是把新能源佈局延後,而是加快了電站的建設,因為想要儘早擺脱俄羅斯的能源影響。
從直接反應來看,歐洲是能夠接受比較高的一些組件價格,儘管現在整個產業鏈價格,從上游的硅料起來,最終也影響到了組件的價格。但市場需求對於這個價格還是有一定的消化能力,需求還是相當的旺盛。
另外,美國現在對於光伏企業,重啟了“雙反”調查,主要是針對東南亞的一些組建生產廠商,實際上我們國內主要的這些組件廠在東南亞都有建廠生產組件,然後出口到美國。
美國現在做“雙反”調查,還是圍繞新疆的政策,追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要把新疆的屏蔽掉,它是在做這樣一個動作。
但是,它在做產業鏈追溯調查的時候,短期也受到了一些影響。
我們做了一些跟蹤研究,美國現在整個光伏製造的產能,也就是能夠支撐國內的這塊產能,也就是8GW的這樣一個水平。
實際上它對外的依賴度還是相當高的,如果把“雙反”這塊禁掉以後,對於美國整個光伏電站的佈局,影響是很大的。
所以我們覺得,這只是一個短期的影響,不是一個長期的因素,這塊的需求應該在三季度能夠看到一些變化。
從國內的情況來看,一季度全國光伏新增裝機量13.21GW,同比增長148%。
在這裏面,分佈式的光伏電站佔比達到70%,它成為了今年一季度光伏裝機增長的主力軍。
現在光伏的上游硅料環節已經有一個大幅的擴產,很多的公司都在加入擴產,隨着這些產能的逐步釋放,硅料價格應該會穩定,未來會緩慢的下行。
隨着產業鏈價格理順以後,組建的終端價格也會有一定的調整,國內的需求應該還是保持一個相當好的局面。
所以,整體來講,對於光伏行業判斷,我們覺得短期的俄烏衝突實際上加速了清潔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這樣一個進程,尤其是歐洲這些政策的支持,需求端應該還是表現還是不錯的。
現在關鍵的是,這個行業經過過去這幾年的快速發展,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擴張的都很迅速,各個環節的都有一些產能過剩的問題。
我們對於光伏的投資關注的是這樣兩個大的方向。
一個是新型電池技術路線,實際上現在大的龍頭公司都在做這樣一些新的創新電池的佈局,這塊在三季度應該會有一些積極的變化出來,這是圍繞電池技術路線的一些變革。
電池技術路線變化以後,也會給相關的產業鏈公司帶來一些積極的影響,這是需要關注的一個點。
另一個是下游光伏的應用領域。
應用的重點,一個是光伏建築一體化BAPV,另外一個就是分佈式光伏,分佈式光伏包括工商業用的,包括互用光伏電站的這些建設。
下游這種新的應用場景應該還是相當景氣的,這也是我們在光伏裏面投資重點關注的這樣一個領域。
實際上,在相關的這些投資裏,圍繞我剛才講的這兩個方向,我們也做了一些佈局。
另外的一些細分賽道,比如逆變器裏面的龍頭公司,業績出來以後不及預期,帶領着整個板塊有一個比較大的調整。
過去兩年,整個的逆變器行業相關的公司漲幅都不錯,都有很好的表現。主要大家覺得海外的光伏市場,它能夠接受比較高的一個價格,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利潤水平。
但是,從主要公司的季報或者年報來看,財務表現並沒有像原來預期的那麼好。這裏面其實就是行業競爭在加劇。當然,還有一些費用率也在提升,這些都會侵蝕它的利潤。
實際上,從我們佈局的相關公司來講,它更多的還是在國內的一些業務上。
在這樣的一種市場環境下,品種的差異化最終就是它的業績增長,在整個行業變得相對弱的環境下,業績增長確定性是很關鍵的。
新能源汽車從今年來看,整個板塊的投資是邊際走弱的,儘管現在整車的銷量同比是有增長的,但是同比的增速相比去年,實際上已經降下來了。
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上游價格的上漲,特別是鋰礦的價格上漲,上游價格起來以後,對於整個產業鏈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影響,這對公司的競爭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朱雀的佈局還是聚焦上游,上游品種在持倉裏面也有一些變化。
一個就是資源本身的價格上漲。
另外,我們也在思考,對於資源的自主可控,特別是在俄烏衝突之後,關鍵的資源領域,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所以自主可控也是一個關注的重點。
最近特斯拉也公佈了一季報,它的業績非常不錯,整車的銷售數據也有一個大幅的增長。
我們覺得,從汽車製造這個行業來講,它肯定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在整個產業上游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公司有真正的提價能力?
特斯拉實際上就是在過去的3月份,車價就有了直接提升,但從目前來看,它的銷量依然還保持着一個很好的增長。
在這樣大的一個變化的局面下,能夠真正化解上游的價格上漲壓力的公司,應該是鳳毛麟角的。
國內的一些造車新勢力也做了一些價格的上升調整,但是銷量會不會受影響,也是值得關注的。
在這種背景下,你會看到產業鏈裏面的真正優秀的公司,是能夠化解上游的這種(價格上漲)壓力的。
那我們是不是有這樣的公司?我們也在觀察。
從新能源汽車的投資角度來講,我們還是更多的聚焦在上游。
另外,圍繞建立全國統一的大市場,我們也做了一些基礎產業的佈局,包括農業、飼料這些相關的公司。
從未來的發展來看,農業還是整個國民經濟的命脈,特別是在當下這種動盪的環境之下,農業一定要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它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應該是不言而喻的。
飼料的這個行業,過去幾年的集中度有一個迅速的提升,因為龍頭公司在管理、產品創新、銷售等各方面都很優秀,市佔率在不斷的提升,增長的確定性還是很強的。我們在這裏面做了一些佈局。
另外內循環統一大市場,我們對物流相關公司也是從去年持有到今年了。在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我們還是看好它未來的表現。
除此之外,我們可能在特斯拉的相關產業鏈上,尋找一些相關的公司做一些佈局,這也是一個投資的思路。
還有從自主可控的角度來講,我剛才提到了資源,在農業上游的我們要可控。
另外,還有一些在工業自動化技術方面,我們也要從自主可控的角度出發,尋找這樣一些優秀的公司,做一些佈局。
對於金融和相關的金融公司我們也做了一些減持。因為我們看好相關的公司,更關注的還是公司團隊,也就是人的因素。
從過去相關公司的發展來看,關鍵人物還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發生了調整,對於未來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另外,一季度我們也對消費電子、軍工的一些企業進行了減持,這裏面還是基於產業的判斷。
整體來看,我們在雙碳領域的佈局佔比相對是比較大的,短期也受到了因為疫情所帶來的供應鏈物流的衝擊,對整個製造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當然,國家層面也在做一些積極的調整。另外,我相信解決就業壓力的當下,會看到一些變化的發生,這對於整個製造業的恢復都應該是相對積極的。
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我們更關注的是,在當下這種壓力之下,什麼樣的公司有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對它在產業鏈的話語權是一個更好的檢驗。
這是我們應對未來市場變化的基本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