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新高教集團(2001.HK)發佈公告稱,集團擬進行1億美元可轉債的發行和約3,000萬美元的先舊後新配售,總融資金額約1.3億美元。本次交易是亞太教育行業中首單可轉債+配售同步發行,在港股上市教育公司中是一筆非常創新的成功交易,通過“可轉債+配售”的組合融資,集團現有辦學網絡將得到提質增效,外延擴張基礎進一步夯實,加大推進大灣區及川渝等地區潛在併購項目的力度。
作為一個以“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的跨區域高校集團,新高教過往的業績一直都保持在成長的“快車道”上,2019年中期業績顯示,新高教總在校生人數超過11.87萬人,同比增幅約27%,今年上半年經調整總收入同比增長34.2%;經調整毛利同比增長49.6%;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48.9%;經調整毛利率為57.0%;過去三年,新高教淨利潤複合增長56.5%。
新高教本次可轉債的票息/收益率僅為1%,是非投資級別一年期可轉債中最低的,也是目前為止發行過可轉債的港股上市教育公司中的最低水平之一。同時,該可轉債的轉股溢價達到了18%,在同樣的發行條件下,創下了近兩年一年期可轉債發行的最高溢價水平。
新高教選擇以每股5.35港元的價格配售4,400萬新股,較公告前日的收市價折讓約7.76%,較過去5天和10天的交易均價也僅分別有2.90%和2.37%的折讓,配售的折讓在港股上市教育公司當中屬於非常低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配售,新高教的控股股東提供了"先舊後新"的支持,讓投資者得以更快地獲得其認購的配售股份,也讓集團更高質量地完成了本次配售。
綜合而言,新高教本次融資是亞太教育行業首單可轉債和股票同步發行,組合方案發行條件優渥,為行業融資交易渠道開創了成功的先行標杆,最終配售獲得了5.2倍超額認購,可轉債獲得了2.8倍的超額認購。無論是可轉債的低利率、高轉股溢價、配售的較低折價以及市場積極認購的熱情,都充分顯示出了投資者對新高教業務長期價值的信心。也正是業務價值的根本驅動,使得集團獲得了相較同業更為低廉的融資成本,在經營層面也會更具備競爭優勢。
2020年上半年,在疫情爆發的背景下,新高教依然逆市實現了經調整主營收入同比41%的增長,以及中期經調整歸母淨利潤48.9%的增長,業務抗風險力及上行驅動力極佳。業績發佈後,眾多知名研究機構也是一致提高了對集團的目標價格,目標均價約在7.53港元左右,最高達8.07港元,較集團現價5.38港元上行空間非常充裕。
此次選擇可轉債發行同時配置小部分的新股配售這樣穩健的融資方案,是香港教育板塊一個創新的交易,不但滿足集團的融資需求,同時平衡了配售比例和負債比例,能夠更好地維持新高教股價穩健攀升態勢。在本次“可轉債+配售”發行之後,集團拓寬了融資途徑,引入了更多潛在的全球性的投資機構,包括著名國際長線基金、活躍於可轉債投資的國際對衝基金,以及部分中資基金。新高教部分現有股東也參與了交易,反映出對該集團的長遠信心。隨着股東結構進一步多元化,擴大了股東基礎的同時也提高了股票在二級市場交易量和流動性,從資本流通的角度來強化股票的價值。
回溯集團的基本面本身,其業務價值潛力主要體現在強勁的內生增長、優秀的投後整合能力、豐富的併購經驗、跨區域集團化發展以及高大輕的發展戰略等,具體可參考格隆匯日前發佈的《新高教集團(02001.HK):中期經調整歸母淨利潤增長49%,估值修復需求強烈》一文。2019/2020學年,新高教總在校生人數超過11.87萬人,位於港股高教板塊第三位,同比增幅約27%,內生規模增速處在行業頭部梯隊,過去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56.5%。同時,憑藉着對行業趨勢的準確判斷,集團已陸續完成了5所高校的併購工作,主要都選擇在了高增長潛力地區,收購成本遠低於目前的市場價格,積累了大量收併購經驗。隨着集團中期業績的公佈,其“內生增長+外延擴張”雙輪驅動的業務戰略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利潤爆發式增長可期,較低的估值修復需求強烈,這也是集團可轉債+配售受到全球投資者積極認購的核心邏輯。